播出日期: 2017-08-01 | 學習單元: 今日香港 能源科技與環境 |
片長: 07 分鐘 | |
簡介: 炎炎夏日時,市民走在街上感到愈來愈焗熱。高密度的城市發展,令樓宇之間空間減少,儲起了熱力,並阻擋空氣流動,造成熱島效應。2012年,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吳恩融教授領導的團隊為規劃署完成了香港都市氣候圖研究,提出多項建議,改善不同地區的建築及規劃,以保持及改善通風環境。本集吳教授講述了都市氣候圖的作用,並以舊北角邨的樓盤及附近的計劃興建的「插針樓」(單幢式樓宇)等為例,講述建築設計對通風環境的重要性,同時探討政府一直沒有將都市氣候圖納入建築規範指引造成的不良影響。 |
- 說明吳恩融教授的團隊對都市氣候圖的研究及規劃建議
- 探討舊北角邨地盤改變規劃的情況和對整區通風環境造成的影響
- 了解舊北角邨對面的球場將改建為「插針樓」對局部地區通風的影響
- 探討政府未採納都市氣候圖作為城市建築的規範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 了解一些香港樓宇或建築在設計上有通風的考慮
- 了解其他城市在規劃對樓宇發展商作出的限制以應對熱島效應
持份者 |
人物 / 組織 |
經歷 / 看法 |
學者 |
吳恩融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
|
其他資料:
有關吳恩融教授團隊研究的都市氣候圖及通風指引 |
|
舊北角邨的樓盤與附近將興建中的「插針樓」 |
|
- 根據節目內容,說明「都市氣候圖」如何在城市規劃上發揮作用。
- 吳恩融教授認為舊北角邨地皮興建中的樓盤和對面計劃興建的「插針樓」對環境產生了什麼問題?
- 你是否贊成將都市氣候圖和評估標準納入建築規範?解釋你的答案。
- 什麼是「熱島效應」?根據節目內容,建築規劃可以如何避免「熱島效應」的影響?
- 綜合節目及就你所知,政府對於針對建築設計和規劃以改善香港通風環境採取的態度如何?解釋你的答案。
- 「建築物設計與規劃會對社區的空氣環境和居民的生活素質造成重大影響。」你多大程度同意這說法?解釋你的答案。
- 通識專題︰城規會
http://www.liberalstudies.hk/?id=210 - 通識概念:城市規劃
http://www.liberalstudies.hk/daily_concepts/index.php?word=353 - 通識概念:地積比率
http://www.liberalstudies.hk/daily_concepts/index.php?word=1296 - 集師廣益:熱島效應
http://www.liberalstudies.hk/blog/ls_blog.php?mode=showThread&id=1523&mother_id=1344 - 集師廣益︰回應《2030+》諮詢文件:建設宜居的高密度城市
http://www.liberalstudies.hk/blog/ls_blog.php?mode=showThread&id=3002&mother_id=862
(00:24) - 吳恩融講述都市氣候圖顯示的評估標準及各地區有不同的通風要求 |
(01:25) - 吳恩融研究顯示現時鬧市的風比50年前減弱了三分之二 |
(01:44) - 吳恩融指現時舊北角邨地皮的樓盤設計沒考慮整區環境;與2009年規劃大綱設計亦有出入 |
(03:00) - 吳恩融指都市氣候圖在香港未納入規範,相反新加坡和日本都有相關限制;業界知道如何作通風的建築設計 |
(04:55) - 吳恩融指都市氣候圖在香港未納入規範,相反新加坡和日本都有相關限制;業界知道如何作通風的建築設計 |
(06:22) - 規劃署表示會循序漸進落實有關建築物通風設計的規範建議 |
昔日節目
- 1
- 2
- 3
- 4
- 5
- 6
- 7